• 好博体育 好博体育

    雅赌 | 李清照翻书赌茶

      近日,闲来无事,从自家信橱中取出一本《文人故事集》,在翻阅《才胜夫婿的李清照》时,突然才发现,千古流芳的第一才女李清照,原来也喜欢“赌钱”呢……

    一些国人爱赌,非但有悠久的生动实践,而且有富足的理论依据——“大赌伤身,小赌怡情。”言外之意是,大赌可能输光家财,甚或导致家破人亡;小赌既可调治身心,又有利于缓解压力。国人对赌钱的态度、爱赌钱的水平,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  现如今,走上一些都市的街头,稍加留心,便不难发现,大巨细小的麻将馆、麻将室,触目皆是。岂论情况如何、设施优劣,不管阴晴雨雪、春夏秋冬,家家“生意”兴隆、天天“麻客”云集,好一派热闹特殊的景象。而随着麻将机的发现,微信的应用,更为家庭开赌缔造了便捷条件——只要发个通知,朋友圈立马有人做出回应,争先恐后踊跃报名。

    不外,如果说只有今人才爱赌,那就错了。赌钱现象,古已有之。追本溯源,究竟是猴年马月应运而生的,至今没有“权威”答案。有人说,赌钱源自楚汉相争之际,韩信创设赌局,供军士打发时间,消减思乡、思亲之苦。而作为赌具的骰子,不仅使用率很高,而且颇有点来头——相传,骰子是三国时魏国曹植所发现。在古代赌场中,单是使用骰子进行赌钱的方式,就多达几十种。至于更高级些许的赌钱方式,则不只局限于赌场之中了。一些衣冠楚楚、道貌岸然的王公贵族,喜畛刳宴会历程中,穿插一些赌钱项目。其目的,不再是为了赢取钱财,而是另有更大的赌注。其赌钱的方式,主要是“六博”。即,投壶、弹棋、射箭、象棋、斗草、斗鸡等。形式纷歧,花样繁多。而在民间,最为普及、最受接待的,无疑是麻将。

    不外,也有不用麻将、不赌钱财的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便然。她出生于书香门第,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。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情况中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。1101年,17岁的李清照与尚在太学念书、21岁的赵明诚结婚。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,幼而好之,终生不渝。与李清照结婚后,赵明诚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,日趋痴迷。婚后,李清照与丈夫配合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,配合从事学术研究。

    李清照擅长书、画,通晓金石,而尤精诗词。她的词作独步一时,流传千古,被誉为“词家一大宗”。李清照与赵明诚恩恩爱爱,情投意合。每每吃罢晚饭,伉俪俩就开始玩一种叫“翻书赌茶”的游戏。伉俪双双端坐“归来堂”中,一边烹茶,一边指着聚集的古书,轮流“出题”:某事或某话,在某书第几卷、第几页、第几行。以说对与否,决定输赢和饮茶顺序,谁胜谁先举杯痛饮。这种与众差异之“赌”,折射出他们“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”的精气神。

    “翻书赌茶”,是赵明诚获胜时机多,照旧李清照赢的概率高,无关紧要,无须细究。可以断言,藉此“赌钱”检验念书的几多、影象的强弱,是名副其实文明之赌、雅致之赌。而此类“雅赌”,所以能够成为这对伉俪的一种游戏,至少有两个前提。其一,志趣相投,或者说兴致相近。就像“球友”“渔友”“棋友”“驴友”一样,有配合的兴趣、配合的喜好,各人才气走到一起、玩得开心;其二,才智相当。李清照自幼才气横溢,博闻强记,过目成诵;赵明诚也不含糊,不仅才力华胆,迫近前辈,而且有七步之才。

    有人说,麻将作为我国的一种游戏类“国学”,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。这话并非夸张。只是,“国学”如此“普及”,是喜是忧,且行且看。我倒是想,小我私家凭兴趣传承一些类似“翻书赌茶”之类的“玩趣”,东风化雨,潜移默化,引发人们念书的热情与兴趣,倒还靠谱。

    李清照 翻书赌茶

    评论正在加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