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彩大乐透第16130期,浙江一彩票网点业主小吴只给守号的彩民张先生定时出票,忘记给追张先生投注号码的另一位彩民陈先生出票,结果张先生中得2注711万大奖,陈先生却错过了上千万大奖。经律师调整,陈先生原谅了小吴。
显然,小吴是由于一时大意忘记给陈先生出票,导致了遗憾发生,但从陈先生的角度看,他也值得反思。《彩票治理条例实施细则》划定,彩票是“证明彩票销售与购置关系建设的专门凭据”。作为购彩方,如果没有彩票作为凭据,彩票销售与购置关系就相当于没建设。从人情和诚信的角度看,业主小吴忘记给陈先生出票,确实“有所不应”,但从执法和契约的角度看,陈先生既无彩票为凭,又缺乏相关书面协议,他自然无法通过执法渠道主张自己的权益。
这个案例,涉及了我国彩票售买关系中的一个深层话题:在彩票销售与购置历程中,诚信的品质被更多提及,但契约精神是否受到了漠视?
在百度百科中,诚信被解释为是一个道德领域,诚更多地指“内诚于心”,信则偏重于“外信于人”。而契约,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配合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、抵押、租赁等关系的文书,可以理解为“守信用”。
诚信属于自我约束领域,处于道德层面。契约属于双向约束领域,处于执法层面。二者相比,前者的失信成本不高,易引发纠纷且解决难度较大;后者的失信、失约成本高,一旦发生纠纷可通过执法途径解决。
本报在报道中指出一个现象被——现实中,彩票业主帮彩民守号投注的情况许多,但签订书面协议尤其是赔偿奖金协议的恐怕没有。浙江案例中,陈先生就是因为没有和业主小吴签订包罗赔偿条款的彩票代购协议,最终只能在“错失”大奖的遗憾中选择原谅。
这个案例告诉人们,在彩票的诚信时代,契约精神是何等重要。
评论正在加载...